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1 月/13 日/第 001 版让青春在基层淬炼中熠熠生辉——“自然资源部青年干部 ”根在基层 调研实践活动综述本报记者 高悦⋯⋯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矿区、从边疆到极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青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党性修养、把握国情民情、增强工作本领, 立足岗位职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开展并完成了 2024 年部青年干部“ ”根在基层 调研实践活动。此次调研实践活动围绕自然资源部中心工作,结合自然资源系统青年突击队创建,选取 6 个青年突击队组成 6 个调研团,分别就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生态保护与水资源调查、临时用地管理、极地科学考察、国土空间规划等开展调研,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学习本领、增长才干、磨砺品质,为破解工作难题提供青春视角,“努力当好践行 ”两个维护 第一方阵青年突击队。挺膺担当,全力守护黄河黄河哺育中华民族,孕育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组建了黄河生态保护监测青年突击队,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调查监测,连续多年承担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建设、 时空数据信息化建设、“ ”智慧黄河 信息平台建设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贡献了一批科技成果、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该突击队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向上的集体,平均年龄 33.5 岁,整体呈现高学历、年轻化、跨学科的特点,在测绘生产一线勤恳奉献、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多项 ”急难险重新 任务。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监测服务支撑工作有关情况,黄河生态保护监测青年突击队组成 8人调研团,深入陕西等地野外作业一线,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现场观摩等方式,体验一线工作,倾听群众心声。阴天、微风,正是航拍好时机。2024 年 9 月,调研团来到陕西潼关外业测量现场。“ 你们看,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折向东流了。 ” 该突击队队员刘璐一边熟练操作无人机,一边指着显示器介绍,“ 潼关是洛河、渭河与黄河的交汇处,现在进行的就是实景三维黄河流域陕西段重点区域建设的测量作业。”据介绍,该项工作利用无人倾斜摄影测量、水下地形测绘、高精度三维建模等技术, 完成三维场景、重点区域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场景模型等建设。同时,依托实景三维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黄河陕西段整体大场景、局部高精度水上水下一体化的实景三维展示、分析与应用。这只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监测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持续推进陕西黄河流域智能监测体系建设,深入了解生态保护和监测需求,完成智能监测体系建设初步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与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合作,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研发督察监测业务系统,完成相关数据入库,对发现的疑似问题进行实地核查,为陕西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测量队加快陕西 ”智慧黄河 信息平台建设,依托陕西政务云平台,构建业务信息化共建共享协同优化机制,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经济要素、文化发展等数据集成共享。除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青年队员在水资源基础调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相关课题研究,在水下地形数据获取、点云数据预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技术成果,第 1 页 共 3 页在都兰湖、柯柯盐湖、喀纳斯湖等地都留下了奋斗足迹。为深入挖掘更多先进经验,调研团随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转战新疆阿勒泰地区,深入水资源基础调查一线探访。其间,调研团成员一路走、一路拍,收获满满。调研接近尾声,调研团与队员进行座谈,坦诚交流。经过几天的同吃住、同劳动,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有了很多共同话题,谈工作、聊生活,真情实感在座谈交流中顺嘴而出。大家表示,通过调研实践,深切感受到自然资源青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资源基础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中留下了诸多思考和感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