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中国交通报/2025 年/4 月/9 日/第 002 版要闻“ ”水运上的湖北 助力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建设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明确了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了 4 大任务、14 项具体工作以及 3 大保障措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湖北推进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聚势突破 湖北水运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围绕打造 ”水运上的湖北 采取系列措施,大力推进高等级航道提级、港口资源整合、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水运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内河水运发展,多次就全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港航业高质量发展、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湖北段工程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2025 “年 ”新春第一会 上,省委书记王忠林明确要求,“加快打造 ”水运上的湖北 ,积极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水运资源优势愈发凸显。全省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 2213 公里,位居全国第二。国家规划的 36 个内河主要港口中湖北有 5 个。港口吞吐能力 5.9 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 608 万标箱,均居长江中上游第 1 位。全省共有 8 个一类、2 个二类水运开放口岸,拥有 48 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 40 个国家、112 个城市。全省 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水运完成。水运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2024 年全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7.5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60.7万标箱。黄石港吞吐量首次破亿吨,全省亿吨大港数量达到 4 个,位居长江中上游第一。全省共创建 8 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8 个一类水运开放口岸港区。2024 年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 24.9 万标箱,同比增长 41.6%,位居全国第一。直面短板 加压奋进建设水运强省近年来,湖北内河水运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不少短板。主骨架航道不畅,目前长江干线武汉以下可常年通行万吨级以上船舶,宜昌至武汉段常年通行3000 吨级船舶,荆江航道二期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建成后将有力改善中游通航条件。汉江“航道存在 ”卡脖子 问题,兴隆枢纽船闸通航保证率不高,丹江口、王甫洲枢纽通航设施均只有 300 吨级,严重制约了航运功能的发挥。港口服务功能不强,资源整合亟待进一步推进,全省国有港口资源基本整合到位,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运营港口积极性高涨,但需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推进全省港口 ”一盘棋 发展。港口能级与航道等级匹配不够,武汉以下常年可通航万吨级船舶,但大多数已建的码头等级为 5000 吨级及以下,难以满足大型船舶停靠需求。汉江港口建设较为滞后,仅有襄阳、钟祥、沙洋具备装卸效率较高的码头,滚装车、集装箱、危险品等专用码头基本还是空白。多式联运水平不高,示范项目铁路衔接不畅,部分地方铁路未融入国铁体系,“铁路运输 最后一”公里 转运环节多、成本高。联运主体规模偏小,全省水路运输年营运收入 2000 万元以上企业占比较小,且经营方式较为单一。专业化船舶偏少,新能源运输船舶等尚处在起步阶段。强化担当 “全力打造 ”水运上的湖北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将贯彻落实《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奋力打造全国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湖北样板,“实现由 ”水网大省 “向 ”水运强省 转变。聚焦畅通大通道,全面提升航道保障能力。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一是畅通长江黄金水道。配合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配合加快宜昌至武汉段 4.5 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实现 5000 吨级船舶常年通航。二是加快推进“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建设。构建以 ———”汉江江汉运河长江湘江 为轴线的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向北畅通汉江、唐白河,向南抓住平陆运河、湘江航道建设契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 三是织密 “ ”干支联通 航道网。 依托湖北江汉平原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