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人民政协报/2025 年/2 月/14 日/第 003 版评论“以五个 ”必须统筹 指导城乡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 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合成“五个 ”必须统筹 的规律性认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及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本质性认知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展示了中国治理经济的整体性框架,也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五个 ”必须统筹 总结提炼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五个 ”必须统筹 的规律性认识,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及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本质性认知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展示了中国治理经济的整体性框架,也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当前,一些小农户进入大市场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谈判能力弱、供给规模小等挑战, 也有一部分打算投资农业的大企业在浩瀚的专业知识、复杂的行业规则面前望而却步。因此,既要防止就“ 三”农 “说 ”三农 ,也要避免公共经济政策不覆盖农业农村;既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保护制度,又要推动经营主体更好支持农业、投入乡村;既要均衡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农村的巨大虹吸效应,也要避免保护驱动下增设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成为农业农村经济领域落实五个 ”必须统筹 的基本课题。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提升种粮抓粮收益预期。 现阶段要充分挖掘乡村要素市场、农产品市场的潜能,让市场措施更有效、政府措施更有为,“形成既 ”放得活 “又 ”管得住 的经济秩序。 重点是构建合理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经济收益双重目标实现。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提升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获益均衡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自 2015 年起连续 9 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2024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14130亿斤,首次迈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国内产量持续提高,但离我国粮食总需求还有 2000 多亿斤的缺口需要进口弥补,一些关键品种的对外依存度仍然低于安全线。因此,要在大食物观指导下拓展总供给渠道的同时,畅通农产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强化分配环节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提升生产者、消费者获得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公平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学认识新旧动能的价值,把传统种养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在追求现代工业文明和保护优秀农耕文明中做到协调发展,使工农城乡差异共生、平等共进、和谐共存、互利共赢,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成就工农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美好图景。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与供给结构。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谷物、大豆综合饲用占比均已超过 50%。饲料粮需求因畜产品需求增长及结构转变而持续增长。可以说,没有饲料粮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因此,要优化乡村空间价值、产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资源存量结构,优化口粮生产、饲料生产、经作生产等资源存量优化,全面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与供给结构。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同步提升经济总量与供给总量。尽快缩小城乡间收入、贫富、设施、服务等差距,保护乡村和城市文化差异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更新传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统农业经济比较效益理论,看到农业产业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初次分配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