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吉林农村报/2025 年/4 月/8 日/第 004 版专题新闻以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林丰柏 本报记者 侯春强“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作为服务 ”三农 的金融主力军,“近年来充分发挥 ”金融引擎 作用,聚焦县域经济特色,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精准滴灌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 ”金融活水 。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实现 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的普惠金融服务;“聚焦 ”一镇一品 产业布局,重点扶持特色行业,为粮食种植、畜牧养殖、粮食收储等县域支柱产业注入超亿元信贷活水。从田间地头的信用村建设到收粮产业的纾困解难;从农户的创业致富到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用行动诠释 ”普惠金融 的深刻内涵,全面覆盖 22 个乡镇,“形成 信用培育-精准授信-产业扶持-”科技赋能 的全链条服务闭环,以数字化手段实现 “ ”半小时金融服务圈 ,将 “ 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至黑土地上的田间地头。整村授信:“激活信用 ”一池春水为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客户体验、打破发展瓶颈,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依托先进的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性地开展以村屯为单位的建档评级工作,通过严谨的信用评估流程,筛选出信用村和信用户。 借助科技手段,为经营主体搭建起线上直接授信的 “ ”高速通道 ,实现自主灵活支用,以村为单位开展批量授信,精准对接客户在经营周期、用款频次、贷款速度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北正镇水月村地处长岭县城西北,地势低洼,近年来雨水频繁,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随着肉牛价格的下跌,也让村里众多养殖户的收入减少。面对困境,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深入水月村,通过专业信用评级,与村两委紧密协作及交叉验证等方式,认定该村村风优良、信用良好,成功将其打造为信用村。在整村授信工作中,水月村取得显著成效。村内常住人口 133 户,其中信用户达 131 户,在额度有效期内,累计授信金额达 977.5 万元。考虑到水月村地理位置偏远,村民前往银行办理业务不便,邮储银行长岭县支行专门组建服务团队,坚持送贷下乡,“践行 ”让客户最多跑一次 的服务承诺,极大地满足了村民资金需求,赢得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在贷款旺季,“工作人员通过 移动展业+”线上授信 模式,深入田间地头,单日最高可为 10 多户村民完成放款,信用贷款额度最高达 50 万元。实现了快速发放,充分展现信用机制在农村信贷领域的高效应用,大大减少了村民办理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截至 2024 年,该行已在全县建成信用村 289 个,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 3 亿元,惠及农户 5.6 万户。“ 过去跑银行要花大半天,现在用手机就能操作,随借随还,太方便了。” 村民尤向国感慨道。作为村里首批信用户,“他通过邮储银行 ”极速贷 信用贷款,将种植规模从 5 公顷扩大至 30 公顷,年收入从 5 万元跃升至 40 万元。尤向国是受益于邮储银行信贷支持的典型代表。2005 年开始养殖繁殖牛以来,在养殖领域辛勤耕耘 20 余年,目前存栏 30 多头牛。邮储银行从开办信贷业务之初,就一直为他提供支持。尤向国回忆,创业初期资金匮乏,是邮储银行的第一笔 5 万元贷款,帮助他开启创业之路。经过多年的奋斗,他的贷款额度提升至 20 万元。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水月村信用村建设始于 2012 年,该村土地资源丰富,养殖产业发达,为信用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张巍介绍。信用村建设不仅解决了融资难题,更催生了产业升级的连锁效应。水月村依托信用贷款支持,“形成了 种植+”养殖 的循环农业模式:玉米秸秆转化为饲料,牛粪发酵还田提升地力,亩均增收超300 元。尤向国从最初的 5 万元贷款起步,如今带动 10 余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形成 信用共建、产”业共富 的良性生态。“ 信用就是生产力!” 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张巍表示,“信用村建设让村民尝到 ”守信受益 的甜头,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