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002 版特别关注绘就振兴新画卷——辉南县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观察闫玥琦 本报记者 吴连祥“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秉持这一理念,“辉南县将 ”三农 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和美乡村上持续发力,全县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筑牢农业生产根基【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 去年我们完成 5.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现已建成 89.6 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底前,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42 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辉南县认真贯彻落实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利工程、道路建设同步统筹推进。通过整合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系统性工程,“推动 ”碎片田 “变 ”整片田 、“ ”低产田 “变 ”丰产田 ,为粮食稳产增产、农业转型升级筑牢基础。在辉发城镇腰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交织着工人忙碌的吆喝声,新建的现浇渠道旁,工人正熟练地绑扎钢筋,目之所及,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据介绍,全县 32 个标段建设全面开花,覆盖 10 个乡镇、 2 个街道、 91 个行政村,力求让每寸土地都身价倍增,逐步将 “ ”藏粮蓝图,转化为沉甸甸的丰收硕果。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辉南县实施 ”科技农业 工程,大力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坚持“ ”科技赋能、技术扶持 双管齐下,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为农业稳产高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科技大集活动 3 次,举办农技培训班 21 期、1.04 万人次参加,发放宣传资料 1.1 万份。实施黑土地保护 2.3 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 4.1 万亩。 同时,清收册外地 17.09 万亩,流转土地 62.8 万亩。 仅 2024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就达到 118.1 万亩,产量实现 11.16 亿斤。培育打造特色产业激发农业经济活力走进样子哨镇小椅山村的草莓温室大棚,顿感绿意盎然,生机无限。只见一垄垄翠绿的植株间,红玛瑙般的草莓缀满枝头,工人穿梭其间,⋯采摘、装箱、装车 ⋯ 运货车辆往来如织,向人们传递产“业兴旺的 ”好消息 。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进程中,辉南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棚膜果蔬种植面积 5283 亩。发展鲜食玉米 3.16 万亩,新建改建加工仓储及冷链物流项目 6 个。创建秸秆养牛示范镇两个、示范村 7 个,猪、牛、羊、禽类饲养量分别达到 13 万头、4.9 万头、1.5 万只、1200 万只。新发展澳洲龙虾 40万尾、河蚌育珠 6000 个、鱼蟹混养 950 亩,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养殖迈出坚实步伐。走进朝阳镇兴德村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只见一穗穗金黄鲜亮、颗粒饱满的玉米 ”走上 自动化生产线,“历经清洗、杀菌、蒸煮、冷却、风干、包装等程序后实现完美 ”变身 ,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各地;石道河镇西南岔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蓝莓、平欧大果榛子种植,领办创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村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在金川镇,特色餐饮、山野菜种植、文创产品开发齐头并进,大第 1 页 共 2 页放异彩,双效渐显。龙湾里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将成为乡村旅游新体验立足资源禀赋激活旅游发展新动能辉南,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浓郁,至今保留着辉发古城遗址,是辉发流域文化的发源地;红色血脉绵长,抗联精神厚重,“是杨靖宇南满抗日 ”龙岗战略构想 的核心区域,也是东北抗联主要活动地和根据地之一。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辉南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展 ”生态辉南 建设,“提升乡村颜值。学习借鉴浙江 ”千万工程 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仅 2024 年,就投入资金 1.2 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项目 25 个,创建省级百村示范村 5 个、千村美丽村 15 个、干净人家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