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2025 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⑤是人类活动中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胡乱排放,导致①中地球尤其是地球两极变暖(满头大汗),引发③中冻土融化,释放出铁质,②中河流从上述地区流过,铁质与空气、水发生反应,最终出现④中“河水看起来变成了橙红色”的现象。2. 答案:A解析:原文是打比方,说河流被“铁锈”污染,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发生病变”,其产生的影响可谓深远。3. 答案:B解析:A 中“冰凉阴森”错,原文突出阿拉斯加山高湖多、河流密布的特点,为该地区出现“生锈”河流创造了地理条件。B 中两个数据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累计”“局地”等词语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C 中“这个回答也包含着专家们深深的遗憾”错,从文章中看不出专家希望沙漠变绿洲。D 中两文各有千秋,没有可比性,不存在谁“更有价值,更值得研究”的标准。4. 答案:①高温导致冰川和积雪快速融化,产生大量融水;②夏季强降雨直接补充水量;③水量增加超出蒸发和渗透能力,导致河流溢出形成洪水;④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导致全球变暖,使得上述因素的作用被放大。(每点 1 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即可)5. 答案: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助于减少地球碳排放,遏制地球持续变暖的趋势,使北极冰川延缓乃至停止融化,避免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出以前“锁”在冻土中的铁出来污染环境。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使新疆地区高山积雪融化速度变慢以至停止,减少洪水泛滥带来的灾害。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助于保护阿拉斯加地区自然环境,避免鱼类遭受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也有助于保护新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 答案:D解析:A“她不想出钱,还要赶着去地里干活,没有时间做”错,根据上下文可知,春儿不做“太阳旗”,是因为她爱国有大义,仇恨侵略者。 B“好歹她可以继续在上面种油菜”错,真正原{#{QQABAYIEggAIAAIAABgCQwWSCgKQkgCACQgOQAAIIAAASANABCA=}#}2025 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5 页因是为了抗日大业,春儿甘愿作出牺牲。 C“春儿对于烂在泥水里的矮小庄稼都漠不关心”于文无据。7. 答案:选 D解析:选文没有同《荷花淀》那样具有“清新明丽”风格的特点。8. 答案:①春儿起初对逃兵表示不满,是因为看到他背着枪却不打日本人,还要求吃喝,误以为他贪生怕死、不负责任。②然而在与逃兵对话后,她了解到这些士兵在前线顶住敌人,却因上级指令撤退而遭遇不幸,理解了他们的无奈和愿意抗日的真实意图。③意识到逃兵也是受害者后,春儿被同情心驱使,决定给予帮助。④这一转变反映了春儿对民族大义的认同,也体现了她质朴而善良的性格。(答对一点给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9. 答案:①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既交代了战壕的来历,也突出了政府军消极抗日的事实,又引出了后面逃兵的出现和换枪的情节。②描写了庄稼的变化和阴雨的天气,将自然环境与时代背景交代得十分清楚,突出了战争的残酷。③形象地展现了春儿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战斗没有在这里打响,十分失望,对政府军消极抗日的不满。④突出了春儿爱国、甘于奉献、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忘抗日的先进分子形象。⑤通过叙述时间的跳跃,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谜团逐一解开,行文跌宕起伏,使小说更有可读性;空间的变化,扩大了视野,让小说画面有动态美。(答出任意三点给 6 分)10. 答案:BDG解析:原文意思是,黄皓崇信鬼神巫术,说敌人最终不能自己前来,启奏后主搁置了这次军事计划,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 正确标点符号为: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11. 答案:C解析:“负而前驱”中“前驱”是动词,意思是“在前面奔走”。12. 答案:A解析:黄皓只是“阴欲废维树宇”,打算废黜姜维代之以阎宇,并没有实施,没有真正免掉姜维职务。13. 答案:(1)钟会优厚地对待姜维等人,暂时归还他们的印信、符节和伞盖。 钟会与姜维外出时同乘一辆车,坐下时共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