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004 版基层· 专题规划为笔描绘高标准蓝图 建设为基构筑高品质生活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改革 ”“转型 ”“创新 ”担当 ,是湖北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武汉资建局)2024 年的 4 个关键词。回顾 2024 年,武汉资建局在改革中重塑体系、转型中优化布局、创新中突破瓶颈、担当中提升服务,充分发挥机构改革的聚势效应,“以 分局突前当尖兵、市局指导作保障、事”业单位强支撑 为工作格局,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改革:《武汉市战略规划》出炉,全市首宗自然资源资产包项目成交改革是为解决真问题,而机构改革后的规划转型是重中之重。2024 年,湖北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战略部署,全面对标《湖北省域战略规划》各项要求,在新的机构职能要求下布局顶层设计,编制了《武汉市战略规划》 。该规“划确立了武汉市 ”两城市、一高地、一中心、一基地 的功能定位,科学回答了未来 10 “年武汉 蓝”图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的问题,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的统领性规划。“为回应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 ”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的时代命题,武汉资建局积极行动,探索构建以湖为单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先后完成东湖、汤逊湖、后湖等以湖为单元的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主动谋划沉湖等重要湿地生态优势转化路径。新编制的《武汉市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 2025 年度项目安排》,充分彰显了规划统筹的价值。武汉资建局结合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对项目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统筹,有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将规划工作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拓展,从静态规划转变为动态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宜居性,“推动 ———”规划计划项目落地 有效传导机制。如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对此,市资建局开展系列工作寻求破题之路。武汉开展了全市域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首次建立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监管一张网、管”理一张图、家底一本账、统计一套表 ,摸清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为全市 ”大财政 体系建设等提供了基础支撑;开创性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试编全国试点工作,2024 年 12 月 26 日,全市首宗自然资源资产包项目成交,以此形成市场配置、资本运营、收益共享的良性循环体系,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高质量赋能、高效率利用、高效能治理。转型:规划设计建设一体化,存量土地资源变发展新动能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转型成为寻求新动能与可持续路径的关键。2024 年 11 月 27 日,在普兰宁文创中心,武汉资建局领导干部认真聆听国际知名建筑师隈研吾的分享,他提到建筑要融入当地环境,并愿意参与武汉 2025 “年 ”双年展 项目。隈研吾的到来,是武汉探究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一体化的一个侧面。2024 年 7 月,与普兰宁文创中心同日成立的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为规划转型提出了更具体的方法论,“以 空间+产业、规划+”策划 新范式,策划能落地的产业,规划好招商的空间。武汉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空间+产业、规划+”策划 就是在规划前打通规划与策划,将规划设计与招商引资等全面结合,做到规划能落地;在规划中打通设计与建造,“创新 ”设计共创 规划新方式,规划设计机构、建筑设计机构、投资建设机构、市场运营机构等多方参与,全面提升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在规划后打通建设与运营,“创新 ”全过程 “ 陪伴”式 规划新模式,“为投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用地报批等 ”一站式 “服务。 我们希望为适应新时代规划全面转型提供武汉智慧,以规划所能服务城市所需。” 武汉资建局相关负责人说。第 1 页 共 2 页盘活低效地,存量变增量,是土地市场的转变。2024 年以来,“武汉资建局制定 ”一宗一策 方案,谋划了包括低效用地首轮综合性政策等系列政策研究,各区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近万亩。 在全国试点工作拉练会上,武汉作为优秀典型城市向全国推介相关经验。创新:新型住宅政策稳住地产市场,成立自然资源创新研发中心创新涵盖政策与技术两大关键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