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宝鸡日报/2025 年/2 月/27 日/第 003 版廉政广角为了孩子们上好学——全市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综述本报记者 王玲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新增 9800 个学位;出台专门规定,规范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减轻家长负担;……上学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去年,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教育领域集中整治的主攻方向之一,“按照 ”一领域一实事 ,着眼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课后服务费管理、学校食堂经费管理等问题,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带来的新变化、新景象。扩大教育投资 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去年,“陇县有群众反映城区西关小学存在 ”大班额 现象。为此,陇县纪委监委监督,陇县教体局主导,组建城区西关小学与北关明德小学教_育联盟,对北关明德小学加大教师配置,将西关小学部分年级学生迁至北关明德小学,整体减少西关小学生源,“减少 ”大班额 。教育资源的不均等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为此,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印发 《宝鸡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城乡资源优化、薄弱学校提升、少年儿童关爱、教育品牌建设等十大行动,从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规范学位配置等方面综合施策,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去年,全市实施续建和新开工建设教育重点项目 29 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学位 2.94 万个。截至目前,宝鸡市第一中学科技新城校区、渭滨第一学校等 14 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 9800 个,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同时,我市不断推进深化集团化办学,使现有学位不断提质。目前,全市已组建教育集团 37 个,涵盖成员校 133 所,让一大批薄弱学“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 ”好学校 。“以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基础教育 ”规范管理年 活动为主线,我市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市教育局印发了《宝鸡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二十条(试行)》,进一步规范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考试等管理行为,划清政策红线,守牢纪律底线,同时印发 《宝鸡市基础教育 “ ”规范管理年 行动实施方案》《宝鸡市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阳光招生等专项督查,坚决维护教育公平。建立长效机制 让课后服务收费更阳光透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在此次集中整治中,纪检监察机关却发现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费管理使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存在资金管理不透明、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为此,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市教育局制定印发 《宝鸡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资金管理使用指导意见(暂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细化补助发放机制、规范公示报批机制、落实指导审核机制等 6 项工作机制,全面规范课后服务收费资金发放使用。要求学校制定明确的人员补助计酬标准,体现差别性,体现向一线教师倾斜原则,行政管理、后勤等其他人员补助标准应低于一线教师的补助标准,补贴总额应不高于一线教师的平均额,有效提升一线教师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政策的通知》,对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全市课后服务收费工作做了进一步明确。在收费标准上,在现行单课时收费标准基础上,设定最高限价管理。市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宝鸡高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 3元/课时· 生,每天按不超过两课时收费,每生不超过 6 元,每生每学期最高不超过 500 元。 各县(含凤翔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 2.5 元/课时· 生,每天按不超过两课时收费,每生不超过5 元,每生每学期最高不超过 400 元。 通过此次调整完善,有效减轻了家庭在课后服务方面的经济支出负担。学生校服问题也是家长关心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