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经济导报/2025 年/4 月/11 日/第 003 版前哨证券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刘艳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思政课一体化纳入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工作实践,充分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实效。锚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引领一体化发展方向。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这决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必须锚定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在彰显整体协同性的同时体现发展阶段性。所谓 ”整体性协同性 ,“是指始终聚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坚持 ”四个服务 的导向,“将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总体目标贯彻于大中小学各学段,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所谓 “ ”发展阶段性 ,是指依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科学规划各学段育人目标,形成螺旋上升的进阶路径。具而言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认同,初中阶段重在夯实思想认知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强化使命担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设计,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统筹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教学内容,完善一体化内容体系。科学设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教学内容,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纵向衔接 强调各学段教学内容应梯度推进、环环相扣,突破学段壁垒。具而言之,小学阶段立足日常生活实践,注重启蒙性学习,激发学生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初中阶段侧重体验性学习,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基础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知识框架;高中阶段重在理论性学习,强化系统化、规范化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大学阶段聚焦探究性学习,在深入讲解道理、学理、哲理的基础上,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由此形成从小学到大学 ———”启蒙常识理论探究 的完整链条式内容体系,确保各学段教学内容逐级深化。“ ”横向贯通 则强调打通同一学段内课程内容的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在理论逻辑上一以贯之。“采用因材施教、因 ”段 制宜的教学方法,提升一体化教学质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灵活运用针对性教学策略,“实施 ”精准滴灌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是感性认知和直观理解,可通过设计趣味游戏、讲述生动故事及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与启迪。初中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应探索情景模拟、场馆教学、班团活动及志愿服务等形式,激发情感体验。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发展,应注重引入诗词典故、典型案例与时事热点,强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信念的培养与提升。大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趋于成熟,应利用专题式、案例式、探究式和调研式教学方法,结合经典研读、论坛研讨与文化探源等形式,强化思维训练与问题意识,确保教学既具深度又富广度,既立足理论又贴近实践。打造协同创新、内外联动的师资队伍,凝聚一体化育人合力。多措并举打造协同高效的师资团队,“提升教师队伍 ”引领力 ,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一是搭建一体化师资共享“平台。探索组建 ”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 “与 ”一体化建设共同体 ,为跨学段集体攻关教学难点和共享优质资源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健全一体化师资共享机制。重点完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同题(主题)异构、资源共享及合作共建等机制,推动资源流通常态化与协作制度化。三是强化师资培训“与交流。建立 区域协同+学段融合+”分层递进 的培训体系,通过结构化研讨、教学展示、专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题讲座及 ”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等形式,有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