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4 月/1 日/第 001 版“做好大美青海 ”资源文章——“青海省自然资源系统支撑服务产业 ”四地 建设纪实首席记者 王少勇 通讯员 王丽华今年青海省两会提出,着力建设美丽青海,推动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着力集聚资源要素,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 ”四地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具有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为推动产业 ”四地 建设,青海自然资源部门不断提升管理质效,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做好美丽青海的 ”资源文章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北公路 54 公里处,原本是一个采石场。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这里开始进行开山取石,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今,这里通过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受损土地已经恢复为林草地,大片云杉傲然挺立,带来勃勃生机。 近年来,青海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4.19 亿元,组织实施了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专项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治理面积 6.55 万亩。“青海作为 ”中华水塔 ,为全国乃至亚洲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青海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努力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产业 ”四地 建设把好关口、守好底线。一方面,青海厅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启用 ”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依法依规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目前,青海逐步形成以三江源和祁连山为生态屏障,以河湟谷地、泛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为高质量发展区,以丝路通道及黄河沿线为区域协同发展轴,特色小镇多点集聚、均衡布“局的 ”两屏三区、两轴多点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另一方面,青海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完成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新三年行动。同时,针对生态功能区特点和演进规律,“充分借鉴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形成的 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为自然恢复打基础 经验,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2023 年,青海厅成功申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提升湟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湟水流域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该项目总投资 55.15 亿元,涉及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12 个县区。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工子项目 150 个,开工率达 99.34%,完工子项目 101 个,累计完成投资 38.31 亿元。 通过生态保护修复,青海不断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高水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许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为支撑服务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青海厅在编制《青海湖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及空间管控专项规划》时,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底线约束,并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充分衔接,兼顾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保障、示范区创建及地方发展需求,合理安排生态保护、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社区发展、民生改善等功能区,第 1 页 共 2 页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 300g 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科学制定精细化、差异化的管控规则。特别是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划定中,青海厅合理划定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细化功能分区,并留足生产生活空间,兼顾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要素保障对于产业 ”四地 建设至关重要。青海厅加强规划引领,强化用地保障,把专项规划中“涉及的产业 ”四地 “建设重大项目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其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