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春同志在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回顾上半年工作,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明确下半年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上半年主要工作2022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力指导下,省地方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做实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以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深化机关党建,强化组织保证一是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召开党组会议24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7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治监督,督促党员干部“”做到四个服从,“”“”牢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五好党支部建设,努力打造敢于担当、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支部战斗堡垒,“创建五好”党支部1个;强化党员教育,在雅安举办为期4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在眉山三苏祠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举办读习语颂经典暨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组织参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史主题档案文献展、新时代四川省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展。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积分季度公示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三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正确方向,守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向主管部门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1次。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开展意识形态理论专题学习,邀请专家作《从颜色革命看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专题讲“”座。严格落实志鉴期刊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审核把关机制,严防出现意识形态问题。(二)传承历史文脉,记录时代发展坚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高质量推进存史修志编鉴工作,传承中华文明,梳理巴蜀历史,记录时代进步,为未来发展保存宝贵史料,发挥存史镜鉴作用。一是传承历史文脉。坚决履行保存历史、传承文明重要职责修改完善《人物志》,完成《四川客家志》复审,推进《西康通志》《四川羌族通志》修改出版,展示巴蜀多彩历史文化。继续推进《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简史》《四川抗战历史文献》《四川当代史》编纂出版,留存川人抗战历史。加快《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编纂出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二轮四川省志扫尾工作,目前出版入库79卷。二是记录时代发展。主动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使命反映党的领导下四川历史巨变,记载民族复兴四川篇章。出版——《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记录四川脱贫奔康进程和巨大成果。联合重庆市地方志办等部门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全面记录和展现川渝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壮阔历程。编纂《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1)》,记录省直各部门(单位)改革创新奋斗足迹。三是持续推进质量建设。认真贯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品志鉴。完善质量体系,组织制定省志、市县志、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强化业务培训,组织专家、业务骨干等录制业务授课视频。严格质量审查,完成21个市(州)综合年鉴2020卷篇目复核、2021卷篇目审查,开展对21个市(州)综合年鉴质量抽查工作。严格执行年鉴编纂大纲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查制度,指导市(州)地方志部门加强综合年鉴质量建设。(三)发掘历史智慧,服务治蜀兴川“”始终坚持三个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发掘历史智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深化资政辅治。“”把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作为重要任务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总结历史规律,...